一、课程简介
南宫体育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本科职业大学。南宫28设威海和济南两个校区,主校区坐落在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乳山银滩,占地总面积3113亩,建筑总面积85.8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南宫28秉承“中西合璧、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坚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培养外向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设有16个教学院部,开设67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文、经、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群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发展格局。本课程体系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围绕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领域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学习用户体验设计、界面设计原理、交互设计模型、可用性测试等知识,学员将掌握机器人学基础、人机交互设计、界面开发、原型设计、智能控制、可用性评估等技能。此外,课程还强调实践应用,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在软件开发、产品设计、智能硬件及控制等领域从事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产品研发、系统测试等工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 南宫体育,《人机交互技术》课程目标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培养掌握人机交互设计与开发技术,尤其是交互界面优化与用户体验设计的高级技能人才,学员将学习人机交互的基本理论,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界面设计技巧,可用性评估与交互设计流程等内容,通过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学员能够独立进行交互设计任务,用户需求分析与界面原型制作,具备解决用户体验问题与界面优化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以适应智能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发展对交互设计的需求。
三 、课程内容
《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按照模块化方式设计,包括人机交互基础理论模块,交互设计模块,原型构建与界面设计开发模块,用户研究模块,人机交互质量评估模块等模块,各模块均有若干按照企业真实生产流程的 UI/UX设计项目,用户体验分析项目,交互原型开发项目,可用性评估项目,将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优化,课程思政等内容融合其中,以实现从人机交互基本理论的学习--到实际交互设计项目的实施--到用户体验研究与优化--再到完成产品的交互界面设计与测试--最终完成人机交互质量评估,完整的人机交互设计与评估流程,其中,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学习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 南宫体育,发展历程,核心理论以及最佳用户体验,理解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原理,交互设计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认知理论,界面分类及布局,交互元素的使用,信息架构等,学习如何设计直观且高效的用户交互界面,强化学员的设计思维与实践能力,原型构建与界面设计开发模块,学员将在模拟的企业项目中,使用专业开发工具进行原型制作和界面开发,并进行前端实现,用户研究模块主要内容为如何进行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与痛点,人机交互质量评估模块主要包括评估因素,评估类型,检查,分析与建模评价等方面,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与实践,学员不仅能够掌握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与方法,还能在真实的项目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四 、课程实施
(一)学习方式
一是线下理论授课,进行基础理论授课,对人机交互基本理论,用户体验设计,原型构建与界面设计开发,人机交互质量评估等知识进行讲解,打下理论基础 南宫体育。
二是交互设计与原型制作实际操作,组织进行基础交互设计与原型制作实训:学员将学习并实践基本的界面设计技术,交互技术及交互设计,用户调研方法 南宫体育,人机交互质量评估等,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学员将熟悉常见的设计工具(如Sketch,Figma等),并能够进行初步的交互设计与原型制作。
三是项目驱动的交互设计实践,组织学员在小组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对应的交互设计与评估项目实操,以实现设计应用项目实例的掌握,通过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学员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技术,设计并评估一个完整的交互界面项目 南宫体育。
四是1+X用户体验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试,在教学中通过竞赛模式,选拔优秀学员,进行用户体验设计证书考核培训,进一步强化交互设计理论与实操技术,使学员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技术水平 南宫体育,通过认证,学员不仅能提高专业能力,还能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授课专家
本课程体系的授课专家主要有人工智能学院教师林雪原教授 南宫体育,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屈百达教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孙晓范副教授。
(三)课程安排
项目名称 | 人机交互技术 | ||
授课专家 | 职称/职务 | 授课题目 | 学时数 |
林雪原 | 教授 | 人机交互基础 | 26 |
屈百达 | 教授 | 人机交互设计 | 24 |
孙晓范 | 副教授 | 人机交互质量评估 | 14 |
学时总计 | 64 |
(四)课程设计
授课专家 | 授课题目 | 学时 | |||
林雪原 | 人机交互基础 | 26 | |||
学习目标 | |||||
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
授课内容 | |||||
第1讲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 | 1.1 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 1.2 人机界面的发展 1.3 交互设计 1.4 最佳用户体验 1.5 人机交互与软件工程 | ||||
第2讲 人机交互基础概述 | 2.1 人机交互相关领域 2.2 认知心理学 2.3认知理论 2.4人机工程学 | ||||
第3讲 人机交互界面 | 3.1 界面的分类 3.2 实用性界面 3.3 输入输出界面 3.4 功能性界面 3.5 平台性界面 | ||||
第4讲 概念化交互 | 4.1 概念化交互 4.2概念模型 4.3交互类型 4.4 指导设计和研究 | ||||
第5讲 社会化交互 | 5.1 社交 5.2 面对面对话 5.3 远程对话 5.4 共现 5.5 社会参与 | ||||
第6讲 情感化交互 | 6.1 情绪和用户体验 6.2 情感化设计 6.3 情感计算技术 6.4 说服技术与行为改变 6.5 拟人论 | ||||
授课专家 | 授课题目 | 学时 | |||
屈百达 | 人机交互设计 | 24 | |||
学习目标 | |||||
掌握人机交互的模块设计. 原型构建与界面设计开发 南宫体育. | |||||
授课内容 | |||||
第7讲 发现需求 | 7.1 用户分析 7.2 需求分析 7.3 需求定义 7.4 为需求收集数据 7.5 角色与场景 7.6 捕获与用例的交互 | ||||
第8讲 交互设计工程 | 8.1 设计的风格 8.2 开发方法学 8.3 观察用户 8.4 交互设计中的活动 | ||||
第9讲 设计指南与原则 | 9.1 界面设计的4个支柱 9.2 参与式设计 9.3 设计指南 9.4 设计原则 | ||||
第10讲 原型构建与敏捷设计 | 10.1 构建原型 10.2 概念设计 10.3 具体设计 10.4 敏捷设计的概念 10.5 敏捷用户体验 | ||||
第11讲 直接操纵与界面设计 | 11.1 直接操纵与WIMP界面 11.2 直接操纵的应用 11.3 直接操纵的设计 11.4 3D界面 11.5 远程操作 | ||||
第12讲 命令、菜单与表格 | 12.1 命令与计算机语言 12.2 菜单设计 12.3 单菜单 12.4 表格填充数据输入 12.5 声频和小显示器菜单 | ||||
授课专家 | 授课题目 | 学时 | |||
孙晓范 | 人机交互质量评估 | 14 | |||
学习目标 | |||||
掌握人机交互的用户研究模块 南宫体育. 人机交互质量评估等. | |||||
授课内容 | |||||
第13讲 用户文档与在线帮助 | 13.1 文档的建立 13.2 文档的访问 13.3 文档开发工程 13.4 出错信息与处理 | ||||
第14讲 人机交互质量评估 | 14.1 响应时间影响模型 14.2 评估因素 14.3 评估类型 14.4 检查、分析和建模 14.5 软件人机界面的评价 14.6人机交互的法律问题 |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过程+考试。
本课程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平时考核占总成绩40%,平 时考核包括出勤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技能考核等,期末考 试采用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 南宫体育,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技能考核采用项目评分的方法,考查学员对人机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评估技能的掌握情况。具体评分标准包括界面设计的实用性、交互流程的合理性与流畅性、用户体验评估的全面性等方面。通过考核,学员将展示其在实际项目中运用人机交互技术的能力,确保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高效的交互设计与优化。
考核评价方式如下表:
评价类型 | 评价内容 | 成绩权重 | 评价说明 |
平时考核(40%) | 考勤\课堂参与 | 10% | 旷课时数超过1/3,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
课堂练习、技能考核 | 30% | 课堂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按照每组各成员表现评价,技能考试(中级证)通过则给于满分 | |
期末考试(60%) | 期末考试(闭卷) | 60% |
五、课程评价及预期效果
《人机交互技术》课程内容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学员通过参与课程,能够深刻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则、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概念,并能使用主流设计工具(如Sketch、Figma等)进行原型制作和界面设计。
课程中采用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团队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精神。学员不仅能够在小组项目中进行真实的设计和评估实践,还能通过模拟企业需求的项目,全面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既富有挑战性,又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为学员进入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课程结合1+X职业技能证书的认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机交互设计技能人才。
课程预期效果
1.技能水平提升
通过系统学习《人机交互技术》课程,学员将具备扎实的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评估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设计工具,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的交互界面,满足实际工作中的设计与开发要求。
2.就业竞争力增强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具备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优化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人机交互技术》课程帮助学员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了学员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课程学习,学员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和实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经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员能够通过课题项目中的设计与评估,掌握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界面设计等多方面技能,培养其独立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
4.行业影响力扩大
随着课程的不断优化与发展,预计将吸引更多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关注与ng体育官网入口地址。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的学员将成为推动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等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课程的高质量教学与优秀的培训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教育发展,并为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5.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课程的持续推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预计将培养出一支技术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行业影响力。教师通过不断的职业技能提升和认证,将更好地适应市场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
6.未来技术展望
未来在人智交互机器人实验室(Human-Centered Robotics Lab)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院计划构建一个集成先进人机交互技术的多功能实验平台,南宫国际app入口注册推动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用户之间的深度互动与协作。该平台将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探索新的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机器人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人机交互技术》课程将有效推动学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增强其职业竞争力,同时推动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领域人才的培养,课程在内容、体系、实践和就业前景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预期效果也将十分显著,课程将助力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为学员的个人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